
产品中心
PRODUCT智慧农业 智造未来
- 农业气象站
- 虫情测报灯
- 孢子捕捉仪
- 智慧农业气象站
- 土壤墒情监测站
- 管式土壤墒情站
- 土壤水分测定仪
- 土壤检测仪
- 农业四情监测系统
- 农业环境监测仪
- 苗情监测站
- 水肥一体机
- 鼠害监测设备
- 性诱测报灯
- 智能吸虫塔
- 杀虫灯
- 害虫检测仪
- 植物病害监测设备
- 生物鉴定仪
- 农业传感器
- 植物生长监测仪
推荐文章
联系我们

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经理
服务热线:13276361891
客服QQ:1773439458
客服微信:13276361891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光电路孵化二巷155号光电园第一加速器1号楼201

一、智能型虫情测报灯产品特点
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又称虫情测报灯,智能虫情测报灯,智能型虫情测报灯是一款应用到农业领域中的智能虫情监测设备,能通过虫情监测设备在线收集害虫信息,对虫害信息进行自动监测分析,自动引诱害虫杀灭害虫,同时对害虫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,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远程监测平台供农民查看
智能虫情测报灯专为农林虫情测报而研制,该灯利用现代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实现了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、接虫袋自动转换、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能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收集、分装、排水等系统作业。可增设风速风向、环境温湿度、光照等多种传感器接口,并可通过GPRS上传数据,以监测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。广泛应用于农业、林业、牧业、蔬菜、烟草、茶叶、药材、园林、果园、城镇绿化、检疫等领域。符合GB/T24689.1-2009虫情测报灯标准。
二、性能特点
1、采用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自动控制。
2、测报灯内置800W像素摄像头图像采集设备,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接虫盒内的图像信息。可通过平台远程进行拍照和工作模式等参数的设置。
3、仪器内置计数装置,可以实时记录虫子数量并上传至平台。
4、远程无线拍照和控制开关灯及转仓等功能。
5、远程自动拍照和手动(短信,现场,电话)拍照均可。
6、采用不锈钢整体结构。
7、彩色7寸LCD触摸屏控制,环境温、湿度及时间LED显示。
8、可分设时段控制,自动转仓和手动转仓均可。
9、也可手动控制转仓、诱虫灯开关、加热管开关、杀虫仓和烘干仓清空等功能。
10、接虫器自动转换,八位自动转换系统,保证8个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。
11、上、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,更有效的完成杀虫和烘干工作。
12、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:工作15分钟后到达85±5℃,处理时间任意可调。
13、远红外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%,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%。
14、远红外虫体处理、分天存放(无需毒瓶)。
15、晚上自动开灯,白天自动关灯(待机),在夜间工作,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。
16、时段控制: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,设定工作时间段。
17、雨控装置开关:将雨水自动排出,有效将雨虫分离,也可增设根据外界雨量变化自动控制工作状态。
18、太阳能供电系统,无需外界电源。
19、防雷装置:有效防止雷击。
20、可增设风速风向、地温地湿、光照、雨量等多种环境参数接口。
21、内置GPS定位功能,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,设备被盗可追踪。
22、网络模式:4GWIFI网口 可任意选择。
三 技术参数
1、电源:适用电源电压220V±60V电源稳压隔离器能保证输出电压220V±5V
2、功耗:待机状态≤5W;整灯功率≤450W
3、诱虫光源:20W黑光灯管(主波长365nm)
4、撞击屏:互成120度角,单屏尺寸:长595±2mm,宽213±2mm,厚5mm
5、灯管启动性能:5S内启动
6、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:工作15分钟后到达85±5℃
7、绝缘电阻:≥2.5M
8、灯体尺寸:650mm×650mm×2000mm
9、设计寿命≥10年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wxqxjc.cn/cqcbd/152.html
-
高空测报灯——草地贪夜蛾克星
2025-04-03 -
农业四情自动监测系统,产品线设备介绍
2025-04-03 -
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贡献
2025-04-02 -
多层土壤墒情监测站——多层土壤墒情“透视镜”
2025-04-02 -
智能孢子捕捉系统:实时监测,让病虫害无处遁形
2025-04-01 -
农田环境信息监测系统,对于农业气象环境监测非常精准
2025-04-01 -
智能农业四情监测系统,产品线全面,技术实力强
2025-03-31 -
水稻田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对于水稻种植有什么作用?
2025-03-31 -
玉米螟在线监测系统对于粮食安全的作用
2024-11-21 -
松材线虫PCR检测仪——绿色生态的守护者
2024-10-18 -
玉米大斑病监测仪科学防治玉米病害
2024-05-28 -
鼠类监测设备的重要作用
2024-12-16